第386章 人有私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爱书网,www.asxs1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    追谥皇帝, 可不是多一个皇帝的荣誉称号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武宗是太祖传下来的大宗,虽然不都是嫡长子上位, 但都是父子兄弟, 符合儒家正统的思想。

    皇帝过继给武宗,不管血缘如何,传承到他的皇位依旧是大宗, 但齐王一系是小宗。

    假如先帝没有过继, 让齐王兄终弟及当了皇帝,这很合理, 但老齐王死了, 先帝又不想让皇位落到不喜欢的兄弟手中, 才过继了嗣子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一点是, 过继不是过家家, 整个儒家的思想都是建立在礼法之上,过继后反悔,要认回亲爹就够离谱的, 还要亲爹继承家业?

    立马有御史站出来直谏。

    “陛下入嗣大宗, 方有今日之正统,如今朝令夕改, 反复无常,蔑礼法为儿戏,焉能叫天下人信服?”

    顿了一顿, 更大声地问,“陛下之位焉能安如往昔?”

    皇帝勃然大怒,立马叫人把他拖下去廷杖五十。

    啥叫廷杖?

    就是官员被困缚全身, 在百官的围观下,扒掉裤子打屁股。当着同僚的面, 露出屁股挨打,简直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。

    打棍子的是锦衣卫,他们有祖传的本事,看皇帝的心情选择打死还是打残。

    司礼监的太监出来,传达皇帝的意思:着实打。

    锦衣卫:懂了,打残不打死。

    御史留着一口气被抬了下去,皇帝也没兴趣继续开朝会了。

    但这只是开始。

    消息传出,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开始上疏。

    姜元文的大舅子左钰,就是第二波朝皇帝谏言的人。

    他比挨打的御史稍微委婉一点,没直说“你乱搞小心龙椅坐不安稳”,只是再三强调,天子不能朝令夕改,既然当初同意过继给武宗为嗣,没有反悔的道理。若改回原宗,武宗之统便绝,是大不孝。

    但他们都小看了皇帝的决心。

    今年是泰平二十五年,皇帝已经登基二十多年了,不是刚入京的毛头小子。

    他不会轻易被潮水般的奏疏吓到,反而要借此证明自己的决心。

    第一批的御史,廷杖。

    第二批的上疏谏言,革职。

    而左钰被皇帝的举动气到,立马上了第二个折子,这回就不客气了,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他,“以一己私心颠覆道统”,并表示“公道自在人心,纵万死不能改其道”。

    意思就是,别说你只是革职打人,就算杀头我也不改口。

    皇帝果然大怒,将其下狱。

    但这并不能吓住百官,在杨首辅的缄默下,众臣不断上书劝诫,中心思想就是“这样不行,你这样搞是没有道理的”。

    然后,他们就都下狱了,一共十几个人,全部蹲大牢。

    可大臣们依旧不改口,下狱就下狱,这事被你办成了大家都要遗臭万年的。

    皇帝也不改。

    君臣僵持住了。

    --

    京中七月份的动态,送到贵州已经是八月了。

    谢玄英百忙中抽空回家,准备过中秋。

    桂花初绽,香气浓郁。

    他步入家门,却发现在前院树下,程丹若和姜元文正在饮酒。

    石桌上,一碟炸过的落花生,一碟煎炸小鱼,一碟腌制过的黄瓜萝卜,以及一瓶香气浓郁的酱酒。

    大米和小米在葡萄藤下追逐嬉戏,风吹落满身桂花。

    谢玄英就立在门外,听他们俩聊天。

    姜元文一边品尝落花生,一边点评道:“这长生果能佐酒,能榨油,确实是好东西,多亏夫人,在下今日也算长见识了。”

    谢玄英了然,这是栽下去的落花生成熟收获,她专程拿来展示给姜元文看。

    程丹若道:“姜先生学识出众,不笑话我卖弄就好。”

    谢玄英:哼。

    “不敢在夫人面前称道。”姜元文居然挺客气,“您在贵州的样样件件,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。”

    程丹若:“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“夫人巾帼豪杰,冰肝玉胆,男儿亦有不如。”姜元文笑眯眯地夸赞。

    程丹若笑了笑,伸手斟酒,露出腕上剔透的碧玺珠子:“多谢先生夸赞,但您再怎么夸,我还是那句话,左大人到了贵州,我们自当照拂,可京城千里之遥,恐怕鞭长莫及。”

    谢玄英微微挑起眉梢。

    姜元文这是趁他不在家,打算先说服丹娘?

    “夫人可知,此事关乎道统?”姜元文口吻严肃,“若任由陛下朝令夕改,绝武宗一系,必令天下人耻笑。”

    程丹若道:“我知道先生的意思,礼法道统,关乎人伦祭祀,不可儿戏。”

    其实,大宗绝嗣,小宗崛起,都是常见事,没啥好大惊小怪的。皇帝最重要的问题在于,他先当了武宗的儿子才能继承皇位,如今却不想认这爹,难免让人觉得过河拆桥。

 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