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后人戏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天才一秒记住爱书网,www.asxs1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    《程丹若传》

    溯史出版社(2022修订版)

    (节选)

    众所周知, 贵州有几种特产:辣椒、白酒、药茶,这三样东西中, 有两件都和程丹若有关系。

    辣椒就不用说了, 虽然她并不是第一个推广辣椒的人,把它从海外带回来的另有其人,但她对辣椒的推广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谢玄英在《四一集》中写过, “丹娘喜食辣椒, 贵州少盐,广赠四方”, 因为她爱吃辣椒, 又觉得黔地缺盐难以调味, 特别栽种了许多辣椒, 到处送人。

    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, 访亲拜友送辣椒是很流行的事情。比如《川黔见闻》就有记载,黔地年节,以糯米点心、果仁酥糖、辣椒肉脯、梨杏果脯为四上点, 也就是四样很体面的拜年礼品。

    笔者上个世纪去贵州, 买过土家自制的牛肉干,确实香辣而有嚼劲, 还有一种用辣椒腌制的小鱼干,酸辣入味,至今难忘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再说药茶, 和辣椒不同,并不是程丹若研制或推广的,而是与贵州独特的经济模式有关。

    贵州“天无三日晴, 地无三里平,人无三分银”, 当地不仅粮食紧缺,更要命的是还不产盐,所以在有限的田地中,多种一些经济作物,就是唯一的选择。

    都说黔地出灵药,程丹若是大夫,在贵州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天然宝库,创办了生民药行。但当时,药行的竞争也十分激烈,各地都有自己的王牌药材,贵州起步晚,交通也不够便利,难以出头。

    可天无绝人之路,贵州除了栽药,也种茶。

    普安的乌蒙山和铜仁的梵净山都产茶,有趣的是,他们一个古茶一个佛茶,卖得也不太好,始终挤不进名茶行列。

    后来有个药商琢磨了半天,中药不好卖,茶也不好卖,把两个结合起来呢?

    于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贵州药茶。

    《四一集》里提到的“润肺四宝茶”,就是百合、麦冬、沙参、款冬花加上梨子干、蜂蜜制作而成,是程丹若秋冬常喝的茶品。还有“培元茶”补元气,“清髓茶”清肝明目,“静心茶”降血压,门类之多不属于现代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前文说了不少后世的影响,那么,在贵州的经历对当时的程丹若本人而言,有什么意义吗?我们都知道,泰平二十六年归宗大议,世宗认回生父,给扑朔迷离的立嗣添了许多变数。

    这时候,程谢夫妻回到京城,面临的局面十分棘手,光个一品夫人的诰命,并不足以插手其中。

    但,程丹若得到的真的只有一个诰命吗?

    显然不是。

    贵州和大同不一样,古来汉人都重西北,胡人是最大的威胁,大夏开国迁都到北京,就是天子亲守国门,也就是说,不会再允许其他藩王或者勋贵手握重兵,只能代天子戍卫九边。

    所以,大家不难发现,九边多总兵,总督都是兵部高官,等于是中央直辖,和南方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南方也有区别,东南沿海倭寇横行,可如果出事,禁海就行了,西南却不然,必须屯兵。

   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按照大夏的制度,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属两方——将领只能统领兵马,兵部只能调兵。

    这么做大大提升了皇帝的掌控力,也导致有的时候将领匆忙上任,与下面的士卒互不熟悉,反而拖累战事。

    但谢玄英却没有这个问题,谢家是勋贵,他是进士出身的文官,兼具了二者的优势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他之后的官职,牢牢将西南的兵权握在了手里。

    可这兵权不止是他一个人的。

    打仗一要有人,二要有钱,钱从哪儿来?平时靠国库,战乱靠军屯。

    贵州田少,屯田只能勉强填饱肚子,后期军屯的一大收入,就是中药材。

    在当时,贵州的药材就是被生民药行垄断的。

    所以,西南的兵权一半姓谢,一半姓程,这是他们夫妻俩能参与朝局的根本。

    历史之家论坛

    帖子:发现一部超还原的历史剧!

    家人们,谁看《盛世佳人录》了?好精彩的宫斗剧,服道化绝绝子,女主演技也太好了叭,我不允许还没人看过这部剧!

    1L:历史狗

    水军滚粗!

    2L:啊啊啊啊

    九命,怎么到处都有这部烂剧的营销帖,服道化还原个鬼啊!丑死了!

    3L:大四狗

    U1S1,颜值还是很高的,女演员们都不错,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没找人演谢玄英,就冲这我给磕一个,多谢不演之恩!

    4L:秃头美少女

    之前的那部被嘲到3分了,什么丑八怪还敢演美少年,这次没毁男神真是谢天谢地。但这部佳人录的剧情也不太行,什么狗血白月光剧情,谢皇后那会儿早就死了,还能当反派呢?

    5L:沉迷神颜

    改编嘛,好看就行了,确实上头,姐姐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