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7章 女官路(1/2)
天才一秒记住爱书网,www.asxs1.com,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第二年春夏,姜云考中女秀才,又过一年半,长到十六七岁,通读了些许经义,便试了宫中的女官考。她本以为凭自己的学历,不考第一,考个前三总不在话下,谁想成绩出来,堪堪第十名。成绩出来,旁人都向她贺喜,唯独姜云自己有些惭愧,她读书并非不认真,只是以为其他女孩才读书几年,哪里比得上她十几年苦读,远不如她们刻苦。
幸亏没有落榜,否则可要贻笑大方了。
她暗自警醒,打起精神参与女史的工作。
女史就是正儿八经的女官,有为期三天的培训,第一天教授女官礼仪,因为她们可能出现在各个正式场合,比如皇帝大婚,册封皇后,新年朝贺等等,自有一套完备的礼仪规矩。
第二天教忠君为臣的道理,姜云都记下了,但没当回事。第三天,说了女官的前景,这可大大出乎她的预料。
姜云本以为“女官”就是在宫中当管事的宫女,服侍皇后妃嫔之类的,没想到尚宫说她们可以出宫为官!
“自犯官家眷贬为官奴,进纺织院做苦役,而非入教坊司,教坊司的女乐已寥寥无几。故此,若尔等去了尚仪局,今后表现优良,便可为礼部女官,奉命入官家奏乐。”
教坊司的原职就是以礼乐教化百官宗室,只是后来变成了官妓,程丹若废黜犯官女眷进教坊司的条例,将她们关进纺织院做女红,这便有了一个偌大的缺口。
她便说,无礼乐教化也不像样,着尚仪局司乐教授乐曲,凑出两三个班底,先在冬至新年等隆重场合奏乐,再借皇帝之口赐下锦衣玉牌,奉皇命到各高官家中,名为“赐曲”,以显礼乐教化。
连续过了数年,便成定例,六部高官家中若得赐宫中女乐,就是圣心所照的意思了。
程丹若就和礼部商量,既是国家教化,一直以宫中的名义发出,难免不妥,今后人还是在宫里待着,但这部分女官的编制就入礼部的档案,记个八九品。
彼时的礼部侍郎是王六,受祖父王厚文的影响,想法开明,家里还有个当女官的姐姐,想想就同意了。
教坊司没了,女乐总要替代,而司乐的女官不仅身家清白,还有品级,远比名为教化,实为官妓好得多。正人君子也见不得礼乐变成礼崩乐坏,如此能清正风气,亦是好事。
女乐如此,女医就更不用说了。
这是程丹若还未掌权时就在铺的路,世宗皇帝亲口答应的,司药部门的女官培训几年,便可以去太医院当值了。
如今的太医院下辖三大药局,惠民药局看顾平民,牛痘局为宦官把持,专种牛痘,妇幼局由女官、稳婆出任,管妇人疾与生产事。
在太医院干了三年,若无劣迹,又年满二十五岁,便可申请回乡,到户籍所在的县中任职。
惠民药局是地方部门,牛痘局和妇幼局本该也如此,只是情况特殊,不能在本地招揽,必须受过培训才能出任,这才准许女官、宦官归乡,出任地方牛痘局和妇幼局的大使(九品)。
虽无明文规定,但每次官员升迁调动,都会被上头过问牛痘局和妇幼局的事,下头的官员不管是为了仕途,还是心怀苍生,总会照看一二。
若是去了尚功局,学会纺织技艺,就是入工部了。和女医一样,学成且年满岁数,可申请回乡,到家乡的纺织院推广女红,只是纺织院每年都要教一定的赋税,没有些本事,不懂官场和账目的人,就不要痴心妄想了。
对有本事的人来说,女医和女工就是女官中出路最好的一条。
她们可以回家,家中因为她们的出仕,已经免了赋税,再有个拿俸禄的女儿,就能过得很好了。
“女官人少,学艺又艰难,如能授得官职,就按锦衣卫的例子,许家中女儿恩荫。”和她们讲个中门道的是尚宫局的司簿,掰碎了塞给这群懵懂的孩子,“女官的俸禄跟着人走,在家留家,出嫁便为嫁妆,人没了,家中如果有女儿能够做事的,发原俸,姑娘还在学艺,发半俸,总之,领了钱就得当差。”
姜云大开眼界,忍不住问有没有女仵作。
司簿说,朝廷要求地方官聘女吏,女仵作、女狱卒、女捕快理论都该有,因为女子挣钱后,相关纠纷就多了很多,女官状告家人逼卖朝廷命官的案例都有两三例了,还撞死了一个。
消息传到朝廷,陛下震怒,认为他们藐视朝廷法度,严惩犯人之后,要求地方设女吏,以便清查,免于纠纷。
当然了,朝中也不乏反对者,觉得这些破事的源头就是女人出来做事,待在家里什么事都没了,上奏请求裁撤女官,让男人来做。
说实话,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,人家之所以不提,不是不想,是不敢。
这是在骂女官吗?你骂的是牝鸡司晨,骂的是拿印的那个女人啊!
果不其然,内阁的批复“朝令夕改,朝廷信用何存?”,给骂了回去,又数日,这人因为“引舆论纷纷,朝廷威严受损”,丢官啦。
说完,司簿问她们,在她们看来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